专家访谈:如何预防和治疗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发布时间:2015-04-21 浏览次数:298次 来源: 作者: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第八届CSCO乳腺癌高峰论坛暨2015北京乳腺癌论坛”于2015年4月10日-11日在北京顺利召开。这场学术盛会齐聚了国内外乳腺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吸引了全国各地乳腺癌领域一千多名临床医生。精彩的学术报告、激烈的病例讨论、权威的共识解读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丰盛的“学术大餐”。


乳腺癌治疗临床实践中,化疗药物在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器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次特别设置的“化疗管理”专场中,与会专家就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管理和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进行交流讨论,其中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成为大家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会议间歇,医脉通有幸采访到了解放军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天津肿瘤医院张瑾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三位专家分别从内科和外科的角度进行了相关介绍。


           欧阳取长教授              江泽飞教授               张瑾教授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必要性如何?   


张瑾教授:药物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其他安全性问题,是肿瘤全身治疗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医生给患者实施治疗,既要评价这个治疗手段的疗效,还要对安全性进行管理,对不良反应进行控制,可以使患者安全有效的接受足够剂量、足够周期药物的治疗。关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及术前化疗方案的安全性管控,目前在相关指南里有很明确的规范。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风险如何评估?


欧阳取长教授:蒽环类药物是目前乳腺癌化疗的基石性药物之一,化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年龄、既往有无心脏病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此外还要评估患者既往的治疗情况,包括是否使用过蒽环类药物,累计的剂量是多少等,最后要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做一些心脏方面的检查,比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的监测,可以进一步评估发生心脏毒性的风险。


靶向药物与蒽环类药是否可以联用?


欧阳取长教授:目前,靶向药物主要在抗Her-2治疗中应用,比如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等。临床上关注最多的是靶向药物的心脏毒性。有研究报告称靶向药物会增加心脏毒性事件的发生率,特别是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和左心衰的发生。蒽环类药物的主要毒性也是心脏毒性,目前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如果选择蒽环类药物与抗Her-2药物如曲妥珠单抗联合使用,有可能会明显增加心脏毒性风险。一般来讲不主张抗Her-2的靶向药物与蒽环类药物联合使用,但是在新辅助治疗中短期使用是可以的。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损伤是否可恢复?


张瑾教授:目前乳腺癌常规使用的治疗方案中,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石药物之一。其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再有一个就是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都是可逆的,但是心脏毒性是不可逆的。这跟白细胞降低不一样,白细胞降低后可通过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很容易,而心肌一旦损伤,以后如果想逆转恐怕就不可能了。对于心脏毒性重在预防,要及早使用预防蒽环类药物产生心脏毒性的药物,避免在使用蒽环类方案的同时产生对心肌的损害。这种治疗理念和手段也是相关指南中明确规定和推荐的。


右丙亚胺的心脏保护作用如何?


欧阳取长教授: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机理还不太明确,但有些方面大家已经达成共识,比如氧自由基的产生导致心肌线粒体的损伤,导致心肌能量供应障碍,最后发生心肌损伤。目前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方面,唯一有确切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就是右丙亚胺,其他药物没有太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是从用药开始就可能发生的,所以一般临床上使用蒽环类药物之前或过程中可以预防性的使用特异性的心脏保护剂如右丙亚胺。


最后,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对此给予点评:


化学治疗是目前为止即使靶向时代也难以离开的治疗手段,对于化学药物的安全管理,大会专门设置了化学药物安全管理的专场,涉及到心脏毒性保护等系列专门问题。像右丙亚胺这样的心脏保护剂的确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需要医生把这样好的产品用到合适的病人,用到合适的剂量,使得病人能够在早期治疗阶段保证足够剂量的化学药物,顺利安全的完成治疗,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专家指南需要让更多的学者解读,让更多的同道讨论,在临床中得到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