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仍然被认为是处理髋关节周围骨肿瘤病变的标准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认为与骨肿瘤病变伴随的骨质疏松、股骨近段骨缺损、局部病变的进展、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会影响到假体表面骨长入固定、以及术后远期发生假体机械性失败的可能性增大等。但由于相对于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而言,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具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深静脉栓塞、脂肪栓塞等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势,并且研究证实它在包括骨质疏松等病理状态下也能获得良好疗效,因此已有研究者开始探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对髋关节周围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芬兰学者Thein R等最近在JOA上报告了他们以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周围转移性骨肿瘤的初步结果。
Thein R等收集了2004年至2009年之间在他们医院接受治疗的57例(60髋)髋关节周围转移性骨肿瘤而已经或即将发生病理性骨折的病例,并以Mirel评分系统对即将发生骨折的病例进行评分,将最小分值达9分者纳入本项研究。这些病例均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对局部转移病灶切除后行非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
对所有病例术前进行常规评估,确定所有病例股骨侧病变切除后能保证假体远端固定长度至少为6cm。术中根据髋臼的具体病变情况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式之一:髋臼完整者采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髋臼轻度损害者采用标准非骨水泥型臼杯置换;髋臼中重度损害者则以改良Harrington方式行髋臼重建。所有股骨柄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全羟基磷灰石涂层股骨柄。
所有病例的术后处理方案相同,并于术后1-3天后在患者情况许可时于保护下进行患肢完全负重活动。术后如病情需要则于3-4周后接受放射治疗。术后常规于2周、6周、3月、此后每6月复查,记录影像片上假体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患者功能状态和行走能力。
结果如下:
1、本组病例包括女性33髋,男性27髋,平均年龄61.5±13.9岁;即将发生病理骨折病例组Mirel评分平均9.92分;28髋予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6例采用改良Harington术式重建髋臼,32髋予以半髋置换;
2、术后共37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其中35例为实体肿瘤,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
3、原发肿瘤中,22例为乳腺癌,8例非小细胞肺癌,8例多发性骨髓瘤,6例前列腺癌,2例胃癌,4例肾细胞癌,10例其它。其中,乳腺癌和胃癌病例手术时相对年轻,而其它原发肿瘤者手术时相对年长,其差异显著;但THA和HAR病例间原发肿瘤比例间无明显差异;
4、诊断骨转移性肿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7.9月(0-204月),各原发性肿瘤病例诊断骨转移至手术的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术后平均随访18.6月(5-60月),随访期间总共23例患者死亡(38.3%),术后随访时间长短与原发肿瘤相关,其中乳腺癌、胃癌及肾细胞癌病例术后短期内死亡率较高;
5、将本组病例按原发肿瘤及术后生存情况划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其中乳腺癌、胃癌、肾细胞癌为高危组,其术后死亡率较高。高危组中有13例HAR,15例THA;低危组中有19例HAR,13例THA,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高危组和低危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0月和45月,差异显著;两组病例术后分别有15例和8例死亡,差异显著;高危组病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8.7月,低危组因过半数病例仍然存活而无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
6、40例患者记录有术前活动能力,其中35例已发生病理性骨折,5例即将发生骨折,这些病例均因疼痛而无法行走;44例患者记录有术后活动能力情况,其中35例能独立行走,而5例不能行走;
7、本组病例无脂肪栓塞发生,无深部感染病例,1例表浅伤口感染病例经换药后治愈,1例黑色素瘤转移患者术后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骨溶解,异常异位骨化形成等反应,亦无病例需要再次放疗或翻修等。
图1 本组病例中高危组和低危组病例术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
Thein R等复习文献发现,既往针对髋关节周围转移性骨肿瘤的研究多数为采用病灶切除后行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处理,且疗效良好。此前仅有的一项以非骨水泥型假体行髋关节周围转移性肿瘤置换治疗的研究发现术后疗效满意。而本项研究结果进一步提示对这类复杂病例以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同样能获得满意疗效。未来尚需要对更大量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并长期随访,以进一步证实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转载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