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放疗——第二届螺旋断层放疗临床应用培训班在解放军总医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5-08-05 浏览次数:506次 来源: 作者:

近年来,国内外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及立体定向放疗等精确放疗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的同时显著地降低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8月1日~3日第二届螺旋断层放疗临床应用培训班及第三届放疗技术新进展及设备质控体系规范化培训班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不同省市和地区多家医院的近300名放疗领域专家、医师、物理师和技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精彩回顾


8月1日上午的开幕式由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曲宝林教授主持。

 

曲宝林教授


主席台就坐的嘉宾有: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钟光林主任,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殷蔚伯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常务委员、北大医院申文江教授,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李晔雄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军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梅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邓小武教授等。



开幕式上,邓小武教授、申文江教授、殷蔚伯教授以及钟光林主任分别为大会致辞。


邓小武教授在代表物理界同仁的致辞说道:“放射治疗技术发展到今天,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对我们提出的质量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这个学习班对我们国家整个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非常大的帮助。”


申教授也表示放射治疗的进展在近十年来特别快,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它的技术和临床质量的要求都有所提高,我们要开展一些治疗必然要有很精确的技术水平,那么这个学习班就为大家提供交流学习,提高技术的平台。”


满头白发的殷教授看着台下的年轻学员感慨道:“看到下面的学员都非常年轻,我觉得中国的放射治疗后继有人。我自己很’嫉妒’你们,因为我做放射治疗是从声波X线做起的,然后做到钴60,然后做到现在。所以放射治疗的确是在最近几年进步非常大,我们的治疗效果也有所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毒副作用也有所下降了,所以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好处。我希望通过这个学习班大家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能够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生活质量更高。”


最后内科临床部钟光林主任提到“八一建军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和前一天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的喜讯,并预祝此时开办的学习班可以获得圆满成功。



畅谈放疗热点


李晔雄教授围绕现代放疗技术的进展以及对临床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讲解,放疗对肿瘤治疗的贡献非常大,50-70%的肿瘤病人在病程中需要进行放射治疗。



我国肿瘤病人对放疗的需求量很大,例如2011年新发癌症病人282万,其中超过50%的病人需要及进行放疗,但由于放疗知识的普及不够,需要放疗的病人中仅有40%接受了放疗。



放射治疗技术要先有物理意义的进步才有临床意义的。通过提高肿瘤的照射剂量实现提高局部的控制率和生存率;通过降低正常组织剂量,达到降低正常组织毒副作用和增加新的放疗适应症的目的。


来自香港的医学物理学家Charlie Chan先生在介绍IMRT治疗的新标准时说:“我是从二维的时代过来,看到那时病人的并发症很多,比如鼻咽癌的病人即使活下来,视力听力和皮肤也都会受损,神经也有损伤。有了IMRT技术之后改善了不少,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并发症。现在通过螺旋断层放疗技术可以让病人有更多的获益。以前我们做放疗的要求使病人只要活下来就行,现在的要求就不仅仅是活下来,还要活得更好。还有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给病人做无谓的治疗,会有很大的影响和很多并发症的。治疗计划没有更好的,所以不要停下来,要不断更新治疗方案也是很重要的。”


一番精彩的演讲快要结束时他通过一张幻灯片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Jack Yang博士介绍了当前国际质子放疗现状。杨博士说质子放疗的进展主要是在美国进行。美国现在有18处质子放疗机构提供临床治疗服务,有一些项目还在发展建设中。进行质子放疗时IMPT和IGRT是值得关注的。由于费用问题,小型质子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未来美国质子放疗发展的关键是保险机制,一些小型质子放疗运营商可能就会被市场淘汰。


左:李晔雄教授;中上:邓小武教授;中下:尹勇教授;右:Charlie Chan博士


左:马林教授;中上:石梅教授;中下:吴世凯教授;右:Jack Yang博士


螺旋断层放疗


在第二、三天的螺旋断层放疗分会场上,多位专家教授带来的讲座精彩纷呈。内容涉及螺旋断层放疗的技术、管理,以及近十个专科肿瘤的治疗等领域。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是将治疗计划、剂量计算、CT扫描、定位系统和放射治疗功能集为一体的最新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像CT扫描一样,从360度聚焦断层照射肿瘤,肿瘤受量高,剂量分布均匀,正常组织及器官保护好,患者生存率高。


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是当前最热门的精确放疗技术之一,它融合了加速器和螺旋CT技术,将调强、图像引导和自适应放疗兼容为一体。国内很多放疗中心已引进该技术,系统装机数量迅速增加。

 

王连元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质子和重离子发展》的报告。报告中,他先简单介绍了国际粒子(质子)治疗协作委员会PTCOGPTCOG是国际粒子放疗界最高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交流粒子治疗肿瘤放疗的经验,制定粒子放疗规范,推动粒子放疗在全球的发展。然后王教授对粒子(质子)治疗在中国各地的开展情况以及中国粒子治疗未来的规划和发展前景做了详细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教授在会上为大家讲解了肿瘤个体化及精准治疗的相关内容。于教授首先回顾了肿瘤治疗的发展以及放疗的贡献,然后详细介绍了精准放疗,个体化治疗的有关概念,发展,模式等内容。



曲宝林教授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了淋巴瘤及全CNS螺旋断层放疗的相关知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曾昭冲教授则介绍了肝癌螺旋断层放疗的内容,在座的学员听得意犹未尽。



另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解放军总医院的王雅棣带来了《螺旋断层放疗实际剂量~计划剂量差异的临床研究》的相关报告,中国医科院戴建荣教授的《医科院肿瘤医院涉及螺旋断层放疗的临床物理研究》,协和医院邱杰教授的《螺旋断层放疗设备临床安全使用的标准化管理探讨》,协和医院张福泉教授的《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空军总医院夏廷毅教授的《采用螺旋断层放疗技术改变剂量分割模式的临床实践》以及空军医院王颖杰教授的《胰腺癌螺旋断层放疗》等内容,让学员们享受了学术的视听盛宴,收获颇丰。


左上:曲宝林教授;左下:王颖杰教授;中上:曾昭冲教授;中下:夏廷毅教授;

右一:冯林春教授;右二:阎英教授;右三:李荣清教授


左上:王连元教授;左下:张福泉教授;中上:于金明教授;中下:邱杰教授;

右一:刘芳教授;右二:戴建荣教授;右三:王雅棣教授


专家们的精彩报告受到了参会学员的热烈欢迎,学员们也踊跃向专家们提出疑问,和专家进行热烈讨论,将大会气氛一度推向高潮。经过两天半的学习,学员们对放疗和螺旋断层技术以及质控技术都有了全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此次学习班也圆满落下帷幕。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医脉通后续报道。